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恶意骗保屡禁不止 保险反欺诈需借助科技“武器”

2021-01-21 13:15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欺诈日益成为侵蚀保险业肌体的毒瘤,骗保“戏码”频繁上演。近日,伊春银保监分局联合当地公安部门侦破的黑龙江省首例投保人通过自残手段骗取保险理赔金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根据案件通报,2019年7月至8月间,邵某某先后在伊春辖内多家保险公司投保人身意健险,总保额达900余万元。2019年8月15日,邵某某向其投保的多家保险公司报案并提出理赔申请。后经审理,投保人邵某某为骗取保险金故意造成自己手指伤残,法院依法判决邵某某犯保险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2万元。

保险理赔金没拿到,自己不仅损失两根手指,还被判刑、交罚金,如此凭侥幸心理最终人财俱损的骗保行为,无论是在人身险还是财产险领域并不少见。近年来,业内不乏骇人听闻的“假死骗保”引发母子三人自杀悲剧、泰国普吉岛“杀妻骗保”事件,为了巨额保险理赔款甚至有人配合“自杀”,由此也引发人们对于保险中道德风险的担忧。在人身险领域,骗保经常以生命和健康作为代价,最常见的做法是投保人带病投保以骗取保费,如一些消费者在获知自己患大病才购买重疾险,等到观察期过后向保险公司索赔。

在财险领域,车险骗保一直是困扰保险行业的难题。观察车险理赔案件,“人伤黄牛”的利益黑链条导致涉人伤案件金额畸高,该行业从事者熟悉理赔流程,专门为事故伤者代理索赔,从中收取服务费,是造成车险行业经营承压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近期被曝光的车险骗保行为来看,包括4S店故意损坏车辆完好零件骗取保费、代理人截留消费者保费、“以租代购”退保骗佣等。一组行业数据显示,车险欺诈是我国保险欺诈的重灾区,占比高达80%,保守估计每年涉案金额高达200亿元。

相对车险而言规模较小的“航延险”,也成为别有用心之人“薅羊毛”的工具。此前,上海市破获了首例“航延险”诈骗案,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相关嫌疑人利用提前获知的航班延误信息,虚构保险标的,对外招揽乘机人乘坐延误航班来骗取保险理赔金。“航延险”诈骗团伙越来越猖獗,动辄给保险公司带来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赔付损失,大额亏损导致保险公司逐渐压缩甚至放弃航延险业务。

当然,许多保险诈骗案件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因为有保险公司“内鬼”协同作案。比如,在此前曝光的一起大病保险诈骗案中,某保险公司大病保险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伙同他人大量、多次伪造异地就医病历和报销材料,骗取大病保险资金用于购买房产、奢华消费和网络赌博等,涉及赔案十几笔,金额近300万元。

正因如此,保险欺诈成为行业难以祛除的痼疾,且欺诈手段呈现职业化、多样化、团体化等特点。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0%至30%的保险赔款涉嫌欺诈,造成损失金额约800亿美元。据银保监会信息披露,我国近两年保险业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欺诈线索28005条,公安机关立案千余起,涉案金额近6亿元。

保险欺诈不仅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还扰乱了市场秩序。面对来势汹汹的保险欺诈恶行,保险业当然不宜因噎废食,单纯依靠提高投保门槛来让大部分无辜的消费者买单,甚至放弃某项保险业务的经营都不是长久之策,而应拿起科技创新有力“武器”,提高风控水平以“破题”。

随着保险科技与保险行业的深度融合,行业开始进入“智能风控阶段”,深度应用大数据、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预警和多维核验,从而以更强的风控能力识别骗保的蛛丝马迹。不少保险机构正在尝试借助新兴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理赔业务中人工核保定损向系统智能的转变;建立基于区块链的反欺诈系统,从分享欺诈理赔案件入手,加强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并逐渐将理赔的处理转移到链上。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业内机构打造的保险风控区块链平台,二期功能模块解决方案于去年12月在业内征求意见,拟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到雇主责任险、意外险、医疗健康险等险种的风控中。

在多方协同反欺诈方面,中国银保信和部分大型保险公司为公安机关建立“绿色查询通道”,推动整合保险理赔、交通事故、违章处理、公安云搜索、公安警务等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公安+保险”的跨部门信息数据交互碰撞。为解决传统人工筛查欺诈线索方式效率低的问题,银保监会风险处置局也与公安部经侦局建立了“总对总”机制,自2019年10月起,在6省(市)开展大数据反保险欺诈试点,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防范保险欺诈风险、打击金融犯罪行为。

虽然保险反欺诈任重道远,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欺诈对保险业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保险行业正在依托科技力量,与公、检、法联手,狠狠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活动,筑起保险反欺诈的铜墙铁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