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李东荣: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2021-02-20 10:15
来源:中国金融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的血脉,如何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并服务好数字经济发展,是当前摆在政产学研各方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020年12月1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出席2020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并发表演讲。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已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选答题,而是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是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与金融业紧密融合,既对金融业如何适应数字时代到来提出了挑战,也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提供了更加优异的技术条件。

二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普遍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应对增长不确定性、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为35.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6.2%。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既能为数字产业化提供有效金融支撑,也能为其他产业数字化提供典型示范,从而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三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补齐传统短板的关键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持续改进,金融稳健性和普惠水平有效提升。但同时应该看到,当前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和扶贫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将金融资源更加高效地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充分地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四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是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给各国生产生活、就业民生带来了严重冲击。中国的金融抗疫实践表明,互联网已成为疫情期间人民群众获取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有助于实现金融服务的“非接触”和“不间断”,从而更有效地对冲疫情影响,加快经济社会复苏进程。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部人类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伴随着科技进步的历史。基于共同的数字基因,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创新一直是人类金融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和典型特征。回顾历史,可以看到,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在科技创新应用方面既是积极推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在国家统一部署和统筹引导下,我国金融业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科技手段,以操作电子化、系统联网化、标准统一化为重点,深入探索金融电子化之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手工到电子、从单机到联网”的历史性突破。截至“九五”计划末,银行电子化营业网点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柜员业务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处理,证券、保险等行业电子化水平显著提升。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在电子化建设基础上,充分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新手段、新工具,重点围绕数据集中化、渠道网络化、管理信息化等领域,持续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从业务信息化到管理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金融业不仅成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最大用户,也很大程度上成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数据处理行业。

当前,在金融信息化继续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以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智能金融等为代表的金融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蓬勃兴起,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良性竞合关系初步形成,我国金融业总体科技水平和应用创新能力已居国际先进行列,为深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技术基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店的金融类APP下载量超过776亿次;网络支付用户达8.05亿,网民使用率为85.7%;网络理财用户达1.49亿,网民使用率为15.9%。

尽管我国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已取得一定突破和形成较好成效,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客观上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一是理念挑战。一些机构既有盈利模式惯性较大,数字化转型的主动性不足;也有部分机构数字化思维欠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尚未完全形成。二是机制挑战。很多机构的产品研发延续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环节多、流程长、耗时久、创新容错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市场快速变化带来的敏捷创新要求;部分机构业绩考核关注短期成本收益,对一些落地时间长、先期投入大、见效慢的创新,存在激励不相容的情况。三是人才挑战。既懂金融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总体供给不足,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大型机构和中小机构之间的人才素质和结构差异较大,数字化转型的智力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面对新形势下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国金融业应充分总结前期电子化、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吸收借鉴国际同业的先进经验,切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争当数字化时代的排头兵。

一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完善金融与科技互动融合机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做好科技创新成果的领先应用者,发挥金融业作为科技驱动型行业的创新示范效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应做好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力支持者,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资金链,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信用基础设施和专营机制,健全覆盖科创活动和科创主体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

二是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健康平衡的数字金融生态。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通过发展监管科技、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完善金融科技合作规范、加强消费者保护与数字金融教育等政策举措,更好地平衡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金融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等重要关系,使数字金融生态的结构更加合理、层次更加丰富、竞合更加良性、运转更加有序。

三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金融科技深度应用。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金融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注重与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同频共振,推进金融科技在绿色评级、环境风险管理以及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分析等绿色金融场景中的深度应用,助力解决绿色识别成本高、资金穿透监测难、环境风险管理工具缺失等一系列全球共性难题。同时,协同利用好中国在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两个领域的市场规模和创新优势,力争引领全球绿色金融科技发展。

四是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促进数字化时代金融双向开放。开放是提升发展韧性和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金融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在国家推进金融双向开放的政策框架下,注重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妥有序推进资本、技术、人才、监管等领域交流合作,着力打造数字化时代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力争在移动支付、数字银行、法定数字货币等部分优势领域,深度参与有关国际标准规则制定,为国际金融治理改革积极贡献中国方案。

五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深化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金融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坚持“金融为民、科技向善”理念,着力夯实支付、信用、标准等普惠金融领域软硬基础设施,针对小微企业、“三农”、低收入群体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多元金融需求,促进金融科技应用从营销获客向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生态运营等核心环节渗透,进一步实现普惠金融服务在直达性、适当性和匹配性上的边际改善。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行业自律实践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作为数字化时代下因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趋势而产生的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将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加强监测调研。加强行业数据统计和风险监测,编制各类型数据统计报表和风险监测报告,探索建立数字金融产品创新评估机制,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营造更加健康的市场环境。同时,组织行业力量围绕金融科技应用与治理、金融业数据要素融合、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入调研,形成课题报告、知识丛书、情况专报等多样化研究成果,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扎实的研究参考。

二是强化自律管理。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积极开展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APP)、金融云等自律备案,建立移动金融可信公共服务平台,配合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安全稳健的载体支撑。截至2020年11月,协会已受理1781款APP备案申请,近170家从业机构的492款APP已完成备案并公示,在移动金融可信公共服务平台供查询和下载。

三是夯实基础设施。按照“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的工作思路,应广大从业机构迫切需求,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数字函证、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共享等平台系统,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高效可靠、自主可控的基础设施支撑,切实降低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成本。

四是推进标准建设。按照顶层设计与急用先行相结合的思路,扎实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金融数据安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等金融标准宣贯落地,加快银行电子函证数据规范、应收账款债权电子凭证业务规范、开源软件服务商测评等团体标准研制,做好网上银行服务、金融分布式账本、移动金融APP等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工作,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标准支撑。

五是开展教育培训。围绕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区块链金融安全合规应用等议题,积极开展专业人员教育培训与政策解读,与世界银行共同支持建设全球数字金融中心(杭州),加快培养从业人员数字化理念和能力。针对境外虚拟货币交易、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SDK)风险隐患、虚拟货币传销诈骗等情况,多渠道及时向社会进行风险提示,着力提升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相信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能力和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金融力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