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助“小”向“实” 贡献高质量金融力量

2021-01-18 10:11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度过不平凡的2020年,2021年开局也很忙。

上周,与金融相关的重磅新闻就不少,包括消费金融监管评级、互联网个人存款的新政发布、2020年金融系统“成绩单”出炉等。金融活,经济兴,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所以,这些金融政策或数据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受到很多关注。

“小”即小微企业,“实”即实体经济,这是金融服务的重中之重。上周,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和精准度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20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5.2%,比上年高20.3个百分点,增速连续14个月上升;普惠小微贷款增长30.3%,比上年高7.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的增长来之不易。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的严重冲击,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小微活,才能就业旺、经济兴,中国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与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与金融政策的连续、稳定和可持续也密切相关。

助“小”向“实”,是金融业一以贯之的坚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从金融实践来看,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灵活调控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为中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发展营造稳健、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以2020年为例,人民银行坚持总量政策适度、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三大政策取向,做好跨周期设计;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前瞻性引导利率下降,推动实现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在相关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发力,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金融助“小”向“实”,要运用发展、长远的眼光在变局中开新局。一方面,要注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稳才能让小微企业感到安心、放心。举例来看,去年6月份,央行创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央行的资金激励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大幅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全年银行业累计对7.3万亿元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9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今年1月4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将这两项政策延续实施至3月31日。据了解,就在明确政策延期后一周,鄂西北某基层央行辖区的一个农商行累计办理延期本金1285万元,惠及22户小微企业。22户,只是数以千万计的小微企业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这22户背后的家庭人员、就业人口的民生问题,其作用可以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

客观而言,在助力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业自身也面临促转型、调结构、防风险等问题。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某些非银行信用中介的部分业务有高风险特征,这些业务被通俗地称为“影子银行业务”,比如一些私募基金、部分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理财产品中投资的非标资产等,这些业务剔除了重复之后,目前的存量约有32万亿元左右,比上年末减少约2万亿元。可以看到,相关监管部门近年来连续出重拳严查“影子银行”“通道业务”,既是为了防范风险,也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近日,约60家信托公司通过银行间市场披露了2020年末经审计的业绩数据,一些行业头部机构坚定转型目标,保持发展定力,在平稳推进各项业务的同时,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以西南地区某信托公司为例,其2020年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实体企业采取了降低利率、免除担保债务、减免罚息等多种举措,累计向企业让利达5.45亿元,在特殊时期充分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与实体经济共生共存。

今年初召开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要稳字当头,抓住重点,守住底线,敢于担当,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延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牵头发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合力,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有效衔接。

说到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同心同向,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支持。对此,各方仍需携手同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