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共话艺术与金融 “2020中国艺术品鉴藏与金融高峰论坛”侧记

2020-11-12 11:39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年,金融行业与艺术市场,正碰撞出越来越多的火花。金融为艺术赋能,可“盘活”优秀文化艺术资产;艺术丰富金融服务,亦可为人们提供多样的资产配置方式,两个行业的交流、跨界与融合,正被更多人关注。

10月30日,“2020中国艺术品鉴藏与金融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并作为第十四届(2020)杭州文博会的主要论坛之一。现场,来自全国各地金融界、文化艺术界、收藏界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建言献策,旨在促进中国艺术品业和金融行业繁荣发展,同时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智慧成果。

金融与艺术的融合之路

金融与艺术的融合,是整场论坛的核心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丰富的讨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化的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艺术品金融化已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在致辞中表示,中华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新时代的艺术作品所展现的丰富传承内涵,提振着当代国人,其所具有的永恒魅力值得大力发掘和弘扬。

中国金融工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金融文联主席梅志翔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已从简单的满足温饱需求转向更高的精神享受。艺术品逐步转变为寻常百姓的“新宠”。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艺术品鉴藏的兴起,拉近了艺术品与鉴藏者的距离,推动了艺术品交易制度体系由传统的交易业态不断向创新的形态转变。他说,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金融进入艺术市场和艺术鉴藏的目的,应是促进文化艺术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黄小坚在致辞中提出,金融是艺术品市场业态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艺术品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保证。金融与艺术品市场结合需要把握各自的特性,也需要制度保障。

“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的话语权,决定了学术的话语权”,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提出了她的观点。她说,全球艺术品市场结构集中度高,美国、中国和英国占据了整个市场80%以上的份额。她认为,只有中国经济的发展,才会促使中国艺术品真正“走出去”,才会形成真正的全球影响力。近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四川成都等地的艺术市场发展较快。

潍坊银行行长助理王远军,根据潍坊银行艺术金融的实践经验,论述了艺术品鉴藏与金融服务的有效结合。他介绍说,潍坊银行自2013年成立文化事业部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50多亿元,相比于其他传统业务,其贷款质量好很多。

中信信托公司结构融资部原总经理施坚,重点探讨了艺术品金融服务的方向:一是要在金融队伍里提高艺术品的鉴赏素质;二是艺术品市场应该建立大数据平台,由此,交易次数、增值速度等信息得以明确,使更多人克服市场交易的难点和盲点。

在题为“艺术金融研究的展望”的演讲中,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西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首席专家马健指出,艺术和金融的对接可分为三个层次:金融市场对艺术产业的资金支持;金融资本直接进入艺术产业;艺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前两个层次的对接是量变,第三个层次对接属于质变。

民生置业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投资经理宗晨在演讲中提到,要用金融工具解决艺术品市场的基础性问题,实现艺术品市场的全面发展。让艺术品市场产业链化,解决艺术品产业链中的基础性问题,让艺术品可以有序科学流通,并作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投资标的,让投资者可通过信用评级或信用评估获得融资。

新时代与新机遇

在新的发展时代,艺术市场与金融业的深度结合,需要更多考量时代因素,利用时代机遇。在题为“新时代下艺术品市场和金融业的新机遇”分论坛中,与会专家对新时代的艺术市场与金融业发展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个好的产品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中国民生银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李文华如是说,他认为,当代艺术创新能力对于产业升级和科创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有着重大作用。

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名未认为,利用金融的手段扩大、推动艺术市场成为几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的市场,存在很多的困难和瓶颈。职能部门与市场主体要努力创新,在艺术和金融方面开创出新的模式、方向,艺术市场和金融结合,能够推动中国成为国际艺术品的交易中心。

国内从2009年开始,金融资本进入艺术市场,拍卖市场达到高峰。此时,站在委托方角度看,一些高精尖拍品出售的背后,往往是因委托方缺乏资金,但拍卖流程基本要半年时间,此时引进第三方资本先做预付款,拍卖成交后再做结算。“但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融资本,不是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运作的,”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如是说。他发现,当前,艺术品投资等各种需求逐步呈现多元化,一些拍卖举办时,买家需要资金。此时,一些拍卖行与买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按照拍卖价格的预订比例,替买家先行垫付,拍品保管在拍卖行,如果毁约由拍卖行来做退出机制。他认为,这是比较成熟的模式,是拍卖行业和金融资本结合的一种新探索。

艺术云商与艺术收藏

2020年,探索疫情之下的艺术品市场发展路径和艺术云商的发展模式,格外有意义。在题为“疫情下的艺术云商与艺术收藏”的分论坛中,与会专家对这一话题展开了精彩论述。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赵文生提出:在艺术云商和艺术收藏领域,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能解决一些问题,如通过分布式数据库,把艺术品的要素信息集成起来,包括作品基本信息、作者、创作过程、展陈信息、收藏信息、修复信息,保护信息、媒体评价信息等,这一系列信息,与其价值判断都有直接关系。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邵磊认为,5G时代,每一件艺术品都可为其打上烙印,形成“身份证”,其评估、增值、交易等信息可以追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创新一定要向数字化发展,利用数字化的标准、格式,形成一个体系,防止假冒伪劣,规范市场。

疫情期间,艺术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改变了艺术品市场的区域化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线上拍卖形式下,围观的人数和成交额大幅增加。对此,中国金融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赵学锋认为,疫情对艺术品市场带来几方面变化:一是艺术机构通过线上交易,可以大量获取新的客户群体,特别是年轻的客户群体;二是现有客户交易的手段变成了电子化;三是艺术机构把大量的中低端的拍品集中推到网上,扩大了销售半径。同时,线上交易的单品拍品价格走高。赵学锋说,在艺术机构线上经营、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已成为大趋势之时,中低体量和区域性的艺术机构,一是要找好定位,选好差异化营销策略,通过专业化服务来获得市场。二是要树立品牌,这比流量更重要。三是要有好的作品,有价值保障的作品,才是最根本的。最后还需运用互联网运营的思维方式去做艺术云商。

“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总策展人、上海东浩兰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之骅在论坛中提出,疫情发生后人们关注线上交易,实际上是被动的。艺术品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决定了线上线下的有机互补配合,才是艺术品市场未来最合理的配置。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旺则认为,疫情期间的线上拍卖被大家认可,网拍往往比线下拍得更好。在他的观察中,疫情虽然对艺术品市场形成一定影响,但是疫情缓解之后艺术品市场活力充足,他发现,从今年9月下旬开始,市场表现逐步活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