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博物馆如何传播金融文化 访“系列民间金融博物馆”创始人王巍

2020-08-20 11:41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在过去10年,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金融行业深度变革、民间财富不断积累,中国人的财富观念、金融理念发生较大变化。

从10年前天津金融博物馆创立至今,王巍主导创办的“系列民间金融博物馆”在天津、苏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设立了不同主题的11家分馆。在这10年间,国内博物馆发生了深刻思想变革,逐渐从单一的收藏、展示走向公众教育和理念传递;金融类博物馆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苏州基金博物馆、北京国际金融博物馆等设立,上海银行博物馆、岭南金融博物馆等成为地标。

在中国金融业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金融文化和理念的整理、展示与传递,正当其时。在新常态下,金融博物馆的使命和方向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系列民间金融博物馆”创始人王巍。

图为王巍带领观众参观展览。

金融启蒙路向何方

《金融时报》记者:过去10年,国人的金融知识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王巍:过去10年,人们经济条件大幅改善,财富积累、理财变成生活的重要内容。相比10年前,金融产品更多样、市场更为成熟,理财形成热潮,人们需要通过金融工具,实现更多的安全感、自由和独立。中央对金融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如今,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平台,以往必须通过系统学习、攻读学位才能获取的金融知识,今天通过网络可随时获取。这些因素叠加,推动了国人对金融的深刻认知与需求。

金融启蒙观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财富层面,如何富裕;二是人们对金融制度的了解、对金融安全稳定的认识、对防风险防诈骗的警醒以及对整个金融文化的理解,这方面总的来说,较10年前有很大提升,但二者发展不太均衡,需要调整。

《金融时报》记者:这几年,民众对金融启蒙的接受情况如何?是否认可金融博物馆的工作?

王巍:这几年,人们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增长非常迅猛,我感触很深。10年前,天津金融博物馆刚刚开馆之时,第一年只来了9000名观众;第二年翻三倍,来了3万名观众。10年来,天津金融博物馆已累计接待了70万名观众。10年前,博物馆举办活动,还有很多人不理解,不愿参加;而现在随着一系列博物馆开馆运营,一有活动举办,往往人满为患。这其中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金融的关心,对金融知识的渴求。

全球的金融启蒙

《金融时报》记者:在一些发达国家,面向民众的金融启蒙工作是如何展开的?

王巍:在一些发达国家,金融启蒙工作主要是由大学、民间组织(比如基金会或相关公司)、一些大型银行承担。金融主题的博物馆,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都有设立。各国的金融博物馆发起组成了全球金融博物馆协会,中国、美国和意大利都是发起国,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加入,每年开一次年会。2015年,我担任联席主席,邀请了15个国家的金融博物馆负责人来北京和天津考察,他们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金融时报》记者:国外民众的金融观念,同我国有何不同?

王巍:在我国,几千年以来,人们对财富意识一直很淡。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国人财富积累增多,才从理念层面带来了巨大变革。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金融起到巨大作用。在人们观念中,金钱更多是一种财富象征,而非工具。

在一些发达国家,赚钱已不再是重要目标和财富衡量标准,金融启蒙更多体现为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当人们对财富的态度变得平和,那些高收益理财产品也就失去了强烈吸引力,人们愿意花更多时间从事慈善、教育工作。如今,在一些国家,可以发行期限为50年的债券,人们愿意购买,金融启蒙变为文化需要。因而,金融启蒙、人们对金融的认知水平的提升,还得靠财富和时间一点点打磨。

传递观念的“博物馆2.0”

《金融时报》记者:有一个质疑,认为中国的金融博物馆不以收藏为目的,藏品不够多,对此,您怎么看?

王巍:我在创办博物馆之前,也有同样疑问:金融有什么产品可供收藏、陈列展示呢? 古币和票据能够展现金融的全貌,能够体现金融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完整进程吗?

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是人们形成了固定认知,认为博物馆应该是专门从事收藏的场所。因而,我们看到,诸多的收藏型博物馆都是以藏品为中心。围绕藏品,展示其历史价值、出土过程、形成年代、考证方法等,这是人们对博物馆的一般印象。

但如今,大批年轻人接受历史知识或文化理念,不是单纯从器物上认知“它是什么”,而是从观念认知,通过一个重要思想、一个重要人物、一个事件了解历史。比如,人们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需要从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的历史记忆来入手,然而,这一过程很少有文物流传,难以从单一的器物角度了解汉朝人为什么到西域去?张骞是怎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理念传递需要如何展示呢?声、光、电、视频是很好的展示工具。从这一视角看,具体的文物是展示历史、文化、理念的诸多载体之一。而人物、理念、事件,则构成一个大历史。这种展示“观念”的方式,我称为“博物馆2.0”。“博物馆1.0”是收藏型博物馆,以考证和藏品为中心,“博物馆2.0”是以传递观念为中心。如今,失恋博物馆、爱情博物馆、视觉博物馆涌现,“系列金融博物馆”也得到了人们的接受和重视。可见,博物馆拥有文物是重要的,但传递理念同样重要。

《金融时报》记者:这是否正印证了近年来公众对博物馆认知的改变?

王巍:的确如此,在运营中我们体会到,更多的观众愿意参观这种“博物馆2.0”,“博物馆2.0”也获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

在这一方面,我们特别感谢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他两次参加我们的“来到金融博物馆”活动,同我们交流金融博物馆的经营理念,高度认可金融博物馆的创办思路。现在,越来越多博物馆开始更多关注观念传递与公众教育,从而摆脱单一的收藏模式。

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

《金融时报》记者: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诸多博物馆转变了思路和策略,“系列民间金融博物馆”未来有何计划?

王巍:在疫情防控初期,我们立刻调整,关闭线下业务,开通线上业务,深入思考疫情防控和博物馆运营。2月初,我们判断这一影响或将持续6个月,我们必须制定长期计划,调整战略。如今,所有的展览和活动全部改在线上。

而后,我们研究新的运行模式,在疫情防控态势下,博物馆行业面临诸多未知。作为民间博物馆,我们需做好打算, 如何在实体场馆不开放的情况下,能够稳健运营,保障员工收入、获得继续发展,这是我们在研究的问题。当前,因为社会公众对金融的理解接受程度、对金融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对未来发展依然很有信心。

《金融时报》记者:“系列民间金融博物馆”已探索出了什么模式?

王巍:首要的是不沮丧、不悲观,坚定相信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以及博物馆行业逐渐开放会愈加向好。大环境促使我们创造新模式,求生存求发展。从目前情况看,疫情防控让人们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即便未来在博物馆行业全开放之后,人们或许在一段时间内仍会减少室内参观。实际上,当下网络如此发达,很多活动不一定在线下进行。一般的会议、论坛等活动,线下三四十人为宜,更多的参与者在线上观看,这或许会成为常态化,这也是我们要探索的模式。

《金融时报》记者:今年,很多博物馆将展览和活动搬到线上,是否意味着线上能够长期替代线下?

王巍:线上替代不了线下,但线上是线下的有效补充。在疫情发生初期,我们就率先创办了线上的武汉金融博物馆,向湖北人民致敬,得到热烈反响。3月18日上线当天,就有700万人浏览。不久,武汉市政府正式邀请我们去建立线下的实体博物馆,这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和鞭策。我们先从线上做起,而后会出现线下需求,线上会带动线下发展。而且,在线上组织会议、论坛等活动,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而影响范围会更大。

《金融时报》记者:您认为,对创业者而言,什么最重要?

王巍:创业者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如果知道,就不是创业者了。创业者应该敢于开创未来,敢于随时改变自己,而且坚定不移往前走。我们不知道未来什么样,但我们有信心往前走,这就是我们的团队心态。10年前,人们不了解金融博物馆,不了解金融启蒙,金融博物馆的概念不被认可。从第一家博物馆——天津金融博物馆开办以来,到第5个馆时,我们才收支平衡。如今,“系列民间金融博物馆”在北京、天津、上海等诸多城市获得了认可。现在,我们仍旧坚持不收门票,做好公众服务,做好金融启蒙、金融安全和金融普惠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